据路透社 9 月 22 日援引两位知情人士消息,中国证监会(CSRC)近日已向部分内地券商发出 “非正式指导”,要求其暂缓在香港开展与实物资产(RWA, Real World Asset)相关的代币化业务。这一动向被解读为监管机构对境外数字资产热潮保持谨慎态度的最新信号。
所谓 RWA 代币化,是指将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等传统资产转换为区块链上的数字代币,以实现可交易和流通。过去几个月,包括多家中国券商在内的企业陆续在香港推出 RWA 相关产品,受到市场热捧。然而,至少两家大型券商近期已接到证监会的 “窗口指导”,被要求暂停相关境外业务。知情人士指出,监管部门此举旨在加强对新兴业务的风险管控,并确保企业所发行或宣传的产品背后有真实、合法且可持续的业务支持。
在香港,金融管理部门过去一年持续加大对虚拟资产的政策推动,力图将这座国际金融中心打造成亚洲数字资产枢纽。香港证监会(SFC)、金管局(HKMA)和财政司(FSTB)均在今年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虚拟资产交易、投顾、资产管理以及稳定币发行的框架,吸引大量市场主体参与。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大陆自 2021 年起全面叫停加密货币交易与挖矿,出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考虑,对数字资产始终保持谨慎。仅在上个月,监管机构便要求多家大型券商暂停发布推荐稳定币的研究报告,以遏制国内投资者对稳定币的热情升温。
据香港金管局披露,截至 8 月 31 日,已有 77 家机构表达了申请稳定币牌照的意向。香港方面还在 6 月宣布,将借鉴国际经验,开展对 RWA 代币化的法律审查。在市场实践层面,多家中资机构已率先行动。例如,广发证券香港子公司今年 6 月推出了名为 “GF Tokens” 的收益型产品,由美元、港元和离岸人民币挂钩支持;招商银行国际(CMBI)上月协助深圳福田投资发行了一笔 5 亿元人民币(约 7029 万美元)的 RWA 数字债券,被视为内地银行系机构探索数字金融的重要案例;房企新城控股集团也在 7 月宣布将在香港成立研究机构,专注于推动 RWA 代币化研究和应用。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证监会的最新举动并非全面否定 RWA 代币化,而是强调在创新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配套足够的风险防范和透明度机制。业内普遍预计,未来中国在该领域的监管将呈现 “双轨制”:境内市场继续维持对零售层面的严格管控,避免资本外流和金融风险积聚;而在香港等离岸市场,监管机构将在可控范围内鼓励创新,探索 RWA 代币化的合规发展路径。
原创文章,作者:数链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wa100.cn/archives/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