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良指出,《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以及《反 CBDC 监控国家法案》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立法体系。三者互为补充,共同服务于以稳定币为锚的美元霸权延续战略。
其中,《GENIUS 法案》通过立法形式明确支持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发行和使用,意在巩固美元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法案已在参众两院通过,并由特朗普总统签署正式生效。
“无论跨境支付是否绕开 SWIFT,都绕不开美元本位,” 王善良表示,“稳定币的全球应用场景正在迅速扩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机构和个人将其视为规避本币贬值的存款工具。”
《CLARITY 法案》:推翻旧秩序的 “立宪时刻”
相比广为人知的稳定币法案,王善良认为《CLARITY 法案》的影响更加深远。这项被称为 “清晰法案” 的立法,将数字资产一分为二,明确区分为证券或商品,结束了长期以来监管模糊带来的执法乱象。
“这相当于一次数字资产领域的立宪时刻。” 王善良强调,“它将从根本上削弱 SEC 的执法权力,为项目方、交易所、DeFi 协议等提供确定的合规路径,避免因监管灰区而产生的巨大法律风险。”
更具颠覆性的,是该法案可能引发的金融结构革命。王善良指出,未来美国证券市场或不再依赖纳斯达克、纽交所等中心化交易所,大型企业甚至可能以代币形式直接发行股权并进行 7×24 小时交易。像罗宾侠(Robinhood)这样的平台,正在通过代币化实现美股全天候流通。
他表示:“一旦代币发行不再以募资为目的,即可免于 SEC 监管。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完全可以退市转向代币化交易。”
《反 CBDC 法案》:数字主权的制度宣言
与前两项鼓励性立法相对,《反 CBDC 监控国家法案》则具有明显的限制色彩。该法案明确反对由政府主导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认为其存在滥用权力和侵犯隐私的潜在风险。
王善良指出,这项法案象征意义巨大 —— 它代表了美国对 “去中心化” 原则的制度性拥抱。他表示:“稳定币的最大特征是非强制使用权,货币主权从国家转向个人自由选择,这是一场深层次的权力转移。”
资本流向与规则输出:美国的战略落点
三项法案所共同指向的,是构建一个有吸引力的合规制度,吸引全球项目与资本在美落地。王善良指出:“通过立法明确监管边界,美国不仅重塑本国金融市场,更向全球输出新的数字资产治理范式。”
未来,稳定币不仅将用于日常支付、对冲汇率风险,也可能成为全球资产交易和价值储存的关键载体。“这背后蕴含的是一场全球流动性的革命。” 他表示,“美方已在为数字美元打造完整的基础设施,从股票、股权到房地产、无形资产,都可以通过稳定币实现链上流通。”
王善良特别指出,《CLARITY 法案》中关于 DeFi 和公链的豁免条款,为中国创业者在境外从事 Web3 创新提供了明确指引。例如,运行 18 个月以上、非单一控制的公链上发行代币,可不被视为证券,不受 SEC 监管。
“对于已经在海外布局的中国创业者来说,现在是接住‘泼天富贵’的最佳窗口。” 他强调,“DeFi、公链、RWA 的合规机会将陆续显现。” 与此同时,美国未来对 KYC、反洗钱的监管也将更为严格,行业将进入 “高门槛、高奖励” 的新阶段。
美股代币化时代来临,香港如何接招?
在谈及中国香港的应对路径时,王善良坦言,港交所当前缺乏革新动力,但并非无解。“港股代币化可能会走出一条与美国不同的路径,更多通过代币概念股、Web3 供应链公司实现‘局部代币化’。”
他进一步指出,香港已出现相关苗头,与数字资产、Web3 相关联的股票普遍表现强劲。“虽然监管尚未全面放开,但资本市场的选择往往更具前瞻性,最终也会走向同一条路。”
稳定币不是货币,而是一种 “自由选择权”
在王善良看来,《GENIUS 法案》固然为稳定币合法性奠定了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理念转变 —— 稳定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而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 “非强制性金融工具”。
“货币具有主权强制性,而稳定币则是一种选择权。” 他指出,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稳定币作为支付或存储工具,也可以拒绝某一种稳定币,市场竞争将推动其优胜劣汰。
他进一步强调,稳定币已经超越 “支付工具” 本身,成为部分国家居民对冲本币贬值、替代银行储蓄的选择。“在阿根廷这样的高通胀国家,工资一到账,人们就立刻换成美元稳定币,而不是本国货币。这背后反映的是信任结构的变化。”
商业机会与出海指南:中国创业者如何抓住窗口期?
针对记者提出的 “监管转变将优先释放哪些商业机会” 这一问题,王善良直言:“最先受益的将是加密货币市场和 Web3 原生项目,尤其是希望在美国本土合规落地的国际项目。” 他表示:“未来几年,大量资本将因法律清晰而涌入美国,推动美国成为全球数字资产的中心。”
他进一步指出,以稳定币为 “交易媒介”,包括股票、股权、房地产与无形资产在内的现实资产都可以实现链上流动,释放巨大的流动性价值。这是一次跨资产类型的系统性重构。
至于中国创业者该关注哪些机会,王善良给出了明确建议:“去中心化金融与公链项目将迎来窗口期。” 他特别提醒:“依据《CLARITY 法案》,只要公链已运行 18 个月以上,且无单一控制方,即便在其上发行代币,在一定的发行限额内也可豁免证券监管。”
“对于在海外已有基础的中国团队来说,现在是接住‘泼天富贵’的最佳时机。” 他表示,“这场监管转变,将决定下一个十年 Web3 财富的版图。”
在王善良看来,这场变革远不止于金融技术的革新,更关乎全球资本治理格局的重构。新一轮合规竞赛已然展开,谁能率先建立清晰的监管框架、构筑高效的交易体系,谁就有望在数字经济时代掌握话语权与主导权。
关于【RWA 研究院】
RWA 研究院由多位资深金融家、Web3 从业者、产业创新者及技术专家联合发起,于 2024 年 6 月 25 日在香港正式发布(全称:RWA Research Institute,简写:RWARI)。作为国际上最早成立的专业 RWA 研究机构之一,RWA 研究院专注于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简称 RWA)领域,致力于推动传统金融资产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研究院为投资者与企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促进实物资产的数字化与代币化,搭建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之间的桥梁。
RWA 研究院的核心使命是结合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与生态共建,助力企业实现资产数字化转型,为全球合规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战略协同。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联合国际机构举办全球产业峰会,探索多领域应用场景,为高质量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 年 5 月,RWA 研究院联合中国搜索、中电数字场景科技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发起成立 “中国 RWA 产业智库”,聚焦资产数字化领域的全球合规化发展。智库通过三大核心方向赋能实体经济:一是牵头编制《RWA 项目评价标准》等国际协作规范;二是构建 “资产上链 — 跨境流通 — 全球交易” 数字化服务链,融合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三是以香港、深圳为枢纽搭建跨境合规通道,推动绿色金融与跨境投融资创新。同时,智库依托 “双链融合架构”(国家级联盟链与跨链协议协同机制)强化技术自主性与数据安全,深化跨境协作与合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