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全球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赛道竞争白热化之际,新加坡凭借 “市场开放 + 标准制定” 的双线策略脱颖而出。该国不仅通过大幅降低 REITs 代币化投资门槛激活全球零售资本,更积极向国际清算银行(BIS)提交技术框架,剑指全球链上资产互操作性标准制定者地位。
在零售市场开放层面,新加坡展现出突破性姿态。传统 REITs 因资产规模要求高、认购门槛昂贵,长期将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而新加坡推行的 T-REITs 代币化方案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颗粒化切割,将单份投资门槛从传统的数万元降至 10 美元级别。例如某价值 2.8 亿的商业不动产被拆分为 2800 万份代币,投资者可通过合规交易所灵活认购,上线三个月即吸引超 10 万全球用户参与,印证了零售市场的巨大潜力。
技术创新进一步放大市场吸引力。新加坡 T-REITs 普遍采用 Polkadot 跨链协议,实现与主流交易所的 7×24 小时即时结算,彻底改变传统房产交易需 3-6 个月过户的低效模式。投资者还可将代币质押至 DeFi 协议,获取 8%-15% 的额外年化收益,形成 “资产增值 + 流动性收益” 的双重回报机制。Harbor 平台发行的跨国 REITs 组合便是典型案例,其包含美、德、迪拜多地优质资产,投资者可实时切换持仓优化配置。
在标准制定领域,新加坡的布局更具战略纵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联合摩根大通 Onyx、汇丰、Chainlink 等机构发布《互联网络》白皮书,提出跨链互联网络模型(INM),为解决链上资产流动性碎片化问题提供技术方案。该框架已作为核心提案提交至 BIS,与全球银行业审慎标准形成呼应 ——BIS 将代币化传统资产纳入 Group 1a 类别,明确其资本监管规则,而新加坡方案恰好填补了技术落地标准的空白。
“这种‘合规创新’的平衡策略是关键。” 业内分析师指出,新加坡通过完善的支付服务牌照(DPT)制度监管市场,同时提案简化复杂产品框架,确保零售投资者在充分披露下参与市场。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新加坡已吸引富达、阿波罗等 20 余家国际机构落地 RWA 业务,其代币化资产规模在全球占比已升至 18%,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区块链世界的关键枢纽。
原创文章,作者:数链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wa100.cn/archives/2498